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

本文已影响1.46W人 

盔甲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重要了,那么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这是因为在世界战争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期间,战士的主要防护装备就是铠甲。

在冷兵器时代,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方法在武器装备上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。

第一是增加兵器的威力,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,比如进攻的距离、灵活度、杀伤力等等,例如秦国的弓弩就比列国都要强,在开展之初就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。

第二是提高铠甲防护能力,主要是通过改进铠甲设计以及铠甲的材料来增强保护能力,降低军队的死伤率,保持强大的战斗力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

根据史料记载推算,冷兵器时代的铁质铠甲重量最少也有30斤,重的则达到了50斤。古代盔甲一般都是通过小片编制的方式组合而成的,盔甲可以将士兵的身体包裹地非常严密,最大程度地减少敌方冷兵器的进攻。

在中国古代有非常著名的盔甲,比如西汉时期的玄甲,开了铁制品铠甲的先河;从西域传播到中国的锁子甲,唐朝时期曾经盛极一时;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铠甲的金甲,不仅防御力高,而且能够显示荣耀的身份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2张

盔甲在历史上也是不断演变进化的,总体来说是越来越精细化,对于将军的铠甲更是如此,一般在讲究安全性的前提下,还要想尽办法提高灵活性和舒适度。

说起舒适度,古代战场上,从将军到士兵,人人都要身穿盔甲,并且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按照指定的队形进行变阵,迎头痛击敌人。将军的铠甲当然要比普通士兵好得多,在材料做工等多方面都不一样,穿着也更为舒适。

当士兵们穿上盔甲准备战斗时,就像是套上牢笼一般,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,将士们经过阵阵冲杀,身体在密不透风的盔甲中早已是热气腾腾,如果是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,由于金属导热性强的特点,盔甲内犹如桑拿一般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3张

行军打仗的将士忍受着闷热,但是军队中却有明确规定,不准擅自脱掉盔甲,其中也包括在战斗结束之后也不能立即脱掉盔甲。

古代之所以有这样明确的规定,都是血淋淋的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训。有这样“非人性化”的规定,原因主要是两方面。

首先,防止被敌军偷袭。

在冷兵器时代,刀枪剑戟遇到盔甲之后,杀伤力会明显大打折扣,同样道理,如果将士们没有盔甲的保护,如果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,丧命的可能性非常高,这样很容易导致军心混乱被剿杀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4张

能够飞檐走壁,躲避刀剑的侠客只是存在于小说中,现实中的士兵都是肉身凡胎。由于古代盔甲的穿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过程,需要别人帮忙协助才能穿戴完成,如果遇到敌人的突然袭击,根本来不及穿戴盔甲,等待自己的只有敌人的刀剑。

其次,避免患上可怕疾病。

在军营中有一种可怕的疾病,被人们称为“卸甲风”。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士兵在战斗过程中一直处于盔甲保护状态,剧烈的运动加上密闭的环境,导致士兵非常闷热。

士兵们由于身体处于高温状态,会导致肾上腺素的激增,心脏跳动也会快很多。如果士兵在结束战斗后立即脱下盔甲,虽然身体得到舒适感,但是突然变凉的身体会出现血管收缩,进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,随之而来的就是脑卒中。

这是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对古人所说的“卸甲风”进行的解释,虽然古代并没有这样的认识,但是从众多实例中得出的共性结论就是战斗结束不能立即脱掉盔甲。

由于古代医学的不发达,所以对于卸甲风导致的疾病并没有很好的治疗,其实即使是现代对于脑卒中也没有太好的治疗手段,但是古人的智慧就在于“我不能治,但我能防”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所以军队中明确规定不准在战斗结束后立即脱去盔甲,而随军医生也会经常向士兵重申此条规定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5张

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就是因为“卸甲风”,在正年轻有为的四十岁壮年突然去世。

洪武二年,也就是公元1369年,常遇春率领明军进攻元朝上都开平,元顺帝逃跑到现在内蒙古境内的应昌府。常遇春在攻占元都开平后,将留守城池的元军尽数歼灭,同时获得丰富的战利品,其中有上万辆车、三万匹马和五万头牛。

同年七月,常遇春携胜利之师凯旋,但是在军队走到柳河川的时候,常遇春因身着盔甲闷热异常,脱去盔甲散热导致患上“卸甲风”,突然病逝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6张

常遇春去世的消息传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,洪武皇帝大为震惊和悲伤,亲自参加常遇春的葬礼,并且诏令将常遇春厚葬在钟山下。

朱元璋为常遇春的死写下一首诗“朕有千行生铁汁,平生不为儿女泣,忽闻昨日常公薨,泪洒乾坤草木湿。”诗中朱元璋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,可以说是字字锥心。

常遇春到底有多厉害?

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有非常多的猛将,但如果说最受朱元璋器重的,那一定是常遇春。常遇春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,从小就练就一身好功夫,自从在和州投靠了洪进军首领朱元璋后,在打仗中表现非常勇敢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7张

在常遇春用兵初期,朱元璋曾经对他说“克敌在勇,全胜在谋”,并且用关羽有万夫不当之勇,最后却被吕蒙所杀的例子,告诫常遇春要引以为戒。

常遇春悟性极高,没有读过书,也没经过军事训练,在率军打仗上却是精通得很。在朱元璋手下如云的猛将面前,常遇春非常自信,经常说自己率领十万兵马可以横扫天下,因此军队中大家都称呼他为“常十万”。

为什么说古代战场上最有用的就是盔甲? 第8张

常遇春的自信并不是瞎吹,从常遇春的战绩来看,他平生共参加过上百场战斗,几乎没有打过败仗,因此被朱元璋称赞“虽古名将,未有过之”。

在常遇春死后,他被追封为“开平王”,并且常遇春的子孙后代受到特殊恩赏,如果常遇春没有意外突然病死,他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