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贬的白居易,为何思想和行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?

本文已影响2.43W人 

唐朝诗人白居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。说他有意思,是说他身上有些东西让人看不透、看不懂,比较费琢磨。

白居易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祖籍是太原,生在河南新郑。他是在李白去世10年后、杜甫去世两年后出生的,跟这两位老前辈没打过交道,但在文学创作上却受到很大影响,特别是受杜甫的影响,成为继杜甫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

被贬的白居易,为何思想和行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?

唐代大诗人白居易

白居易出身在一个官宦家庭,从小学习十分刻苦,把头发都早早学白了。28岁进士及第,两年后踏入仕途,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停地周转,干过校书郎、翰林学士、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马、杭州刺史、苏州刺史、太子宾客等若干个职务,最后在刑部尚书的职位上退休,相当于今天正部级的中央大员了。他的仕途经历比李白、杜甫都要丰富,官位也最高。

被贬的白居易,为何思想和行动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? 第2张

刑部尚书白居易

白居易是一个清正的官员,不管干啥,都履职尽责,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事。当言官,他不惧权贵,直言上书;当杭州刺史,他筹集人力物力,积极修筑西湖堤防,疏浚旧井,解决了杭州人的吃水问题;当苏州刺史,他主持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,大大方便了当地的水陆交通。

白居易为人耿直,早年堪称大炮筒子一个,路见不平就要管、就要说,很容易得罪人。唐宪宗曾向身边大臣抱怨说:“白居易这小子,是我提拔他给了他名位,却经常对我无礼,实在是没办法。”公元815年,白居易因为率先上疏请求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,被人冠以“越职言事”,随后又被人诬陷,说他母亲因为看花而坠井去世,而他却写了“赏花”及“新井”诗(他母亲在世时写的),实在是有违礼教,朝廷就以此为由把白居易贬为了江州司马。

这次被贬对白居易的震动很大,“面上灭除忧喜色,胸中消尽是非心”,早年就有的佛教思想滋生蔓延,思想从“兼济天下”转向“独善其身”,诗文内容由针砭时弊转向闲适感伤,待人处事也变得内敛圆滑,虽还有为民之心,但行动上已经乏力了。他后半段的仕途生涯比较顺畅,不断进步,最后当上了刑部尚书,成为朝廷要员。

白居易堪称是工作、创作、生活三不误的典范。处理政务之余,他创作勤奋,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,还提出了以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为核心的一整套诗歌理论,对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有重要借鉴作用。他创作的《秦中吟》《新乐府》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诗文,语言优美、通俗易懂、感情充沛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
白居易本就是个多愁善感、怜香惜玉的人,到了晚年更是把大唐文人风流自娱的品行杂糅进去,形成了一种“怀抱美女走,佛祖心中留”的生活状态。一方面他崇信佛法,隐居香山,自称香山居士,念佛诵咒,不食荤腥。另一方面,他又蓄养大量家妓,风流快活。他自己诗歌里面提到名字的妓女就有10多位,最有名的就是小蛮和樊素,“樱桃樊素口,杨柳小蛮腰”,白乐天真是乐翻了天!

笃信佛教与蓄养家妓,不知白居易是怎么把两者融合到一块的,这也是他身上让人看不太懂的地方。他信佛信得笃厚,念佛诵咒,通晓佛理,动辄把几十万钱布施给寺庙;他养妓养的敞亮,在诗文中明明白白告诉你:我有美女相伴,我很快乐!

可能白居易是个灵魂思想与肉体欲望可以拆分清楚的人吧,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肉体的羁绊,飞上了浩瀚的苍穹,在诗歌的天堂里自由驰骋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